隨著國外的集成電子技術、智能傳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管理系統等率先的發展,企業早已將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與稱重計量結合,形成了全流程管控的智能稱重平臺。如 80 年代,法國研發了“ Vibracoax ”的車輛動態稱重系統。 1985 年,美國研發了 “低成本動態稱重系統”并應用于實際生產中。 ABB 公司研發了應用于冶金工業的稱重控制系統,專門用于工業環境下的在線稱重。與國外相比,國內整體的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相對較晚,隨著國外技術的涌進與國內信息化的發展,在2000年之后,中國也融入了車輛自動稱重系統研發的熱潮。重慶公路科學研究所最早進行自動稱重系統的研究工作,研究出 SM2000 等車輛自動稱重技術,隨著國內技術不斷的積累,山西計量測試研究所與太
原理工大學也聯合研發了軸計量式自動稱重汽車衡。近幾年,在“中國制造2025 ”“兩化融合”等政策的指引下,云南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以、自身發展需求為基礎,將企業物流計量由傳統的人工計量轉變成無人值守計量模式,提高企業物流運輸效率和管控水平。目前,傳統計量方式主要以紙質單據為依據,貫穿整個物料的計量流程,無法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真實性、及時性。這種依賴于計量員人工介入的方式,不僅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由于人工操作容易導致數據滯后、數據錯誤、人為作弊等問題的發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針對礦山企業物流計量管理現狀,充分利用車牌識別、智能道閘、遠程對講、語音播報、視頻監控、紅外感應等先進的智能感知技術,結合企業物流管控的業務流程,實現流程管控與智能設備的融合,建立數據實時交換、高速流通的無人值守汽車衡智能管控系統。系統支持數據實時采集、共享、跨平臺傳遞及全方位的視頻監控,提升了企業的計量效率與管理水平,實現無紙化、自動化、智能化計量,為 MES 、 ERP等系統提供強大數據支撐,形成物流與計量的一體化管控模式。
企業計量現狀
1 )秤房分布較廣,管理難度大,計量人員投入較多,人員成本較大。
2 )秤房每日計量車輛多,工作任務繁重,勞動強度較大。
3 )秤房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物流效率低、數據易出錯。上下游數據流嚴重脫節,無法保證數據的一致性、真實性,同時存在大量數據人工錄入、重復錄入的情況,增加計量人員工作量。
4 )計量過程需全程人員參與,人工確認車輛的派車單、計量單及相關證件,眾多的人為參與環節無法避免徇私舞弊的行為發生,容易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5 )計量過程中主要依據人工監控車輛、約束車輛,整體效果不佳。人為因素的介入及缺乏信息化管控手段,事后難以做到進行計量過程的追蹤。
6 )紙質單據的記錄、數據的保存,無法保障數據的追根溯源及數據的真實性,同時數據的共享以及為其他業務系統提供系統支撐與數據支撐也將無法實現。
系統概述
計量業務流程設計
針對云南迪慶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礦山業務的計量特征,將業務分為采購計量、銷售計量兩種業務類型,企業能夠依據不同的業務安排不同的人員負責,更能體現企業精細化的管理需求。如通過無人計量業務與智能硬件的結合,形成了派車、入廠、計量、取制樣、裝卸貨、出廠、收貨的閉合管理模式,方便企業進行物流運輸環節的把控,提高企業的物流運輸安全性、可靠性。
系統整體架構設計
系統架構充分考慮系統的擴展性、靈活性、穩定性,采用以下5層架構的模式進行系統的整體設計。
感知層
感知層主要是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等操作的載體,此部分信息既可以通過傳感器采集,也可以通過現場自動化設備采集,該層主要負責對物流作業環節中物流客體對象屬性信息進行識別和采集,是系統的信息輸入和感知末梢節點。感知層包括諸多先進的物流感知設備,實現物流作業基礎數據收集,通過車牌識別、智能道閘、手持 PDA 的方式采集入廠、計量、裝卸貨、出廠各節點的關鍵信息,基于現場設置的自動化業務流程設備提高現場工作效率、加速廠區車輛流轉。
傳輸層
傳輸層是對感知層的物流采集信息進行智能化處理和網絡傳輸的環節,其主要包括工業以太
網、企業局域網、無線網絡、虛擬專用網以及各種網絡設備等。基于企業已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合理利用網絡、設備資源,構建完善的網絡傳輸層,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基礎設施層
建立企業服務器集群,圍繞以數據為中心,深度整合計算、存儲、網絡與軟件資源,為系統的運行提供環境支撐。
平臺層
本系統以業務組件化、組件能力化及服務化為主要設計思路,基于混合架構設計,實現將分散的功能資源轉化為集中的功能服務,最大限度實現功能復用,實現硬件資源的統一調配和管理,為上層應用提供開發、運行、監控以及安全各方面的支撐,保障業務的有序運行。